施肩吾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164篇诗文 ► 精选语句

施肩吾代表作《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施肩吾:生平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睦州府桐庐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施家村(因历史划归后为杭州市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因家境贫寒,施肩吾少时在桐庐分水镇东面五云山和尚寺读书。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状元。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和十年进士”)。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施肩吾的古诗

  •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 《秋夜山居二首》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珠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 《望夫词》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 《诮山中叟》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 《折柳枝》

    伤见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乞巧词》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 《效古词》

    姊妹无多兄弟少,举家钟爱年最小。
    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

Processed in 0.069140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