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190篇诗文 ► 精选语句

鲍照代表作《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文学成就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今人丁福林、丛玲玲于2012年4月1号出版了《鲍照集校注》。

鲍照:生平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准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于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鲍照有一妹鲍令晖,也善文学。

鲍照:纪念场所



鲍照墓在黄梅县黄梅镇东禅寺村,黄梅县土肥测试站内。鲍照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墓向坐北朝南,墓前有碑,高1.96米,宽0.9米,上刻“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字为繁体楷书。碑为清道光二十五年知县俞昌烈重修其墓所立。

鲍照的古诗

  •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 《拟行路难·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 《芜城赋》

    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走岗。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图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赪壤以飞文。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飡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篷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 《拟行路难十八首》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 《玩月城西门廨中》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夜移衡汉落,徘徊帷户中。
    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肴干酒未阕,金壶启夕沦。
    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 《舞鹤赋》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

    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

  • 《学刘公干体五首·其三》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Processed in 0.057345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