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20篇诗文
孙万寿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9篇诗文
崔仲方
隋博陵安平人,字不齐崔猷子。少有韬略。北周时,武帝有灭北齐之志,乃献二十策。入隋,与高颍议正朔服色,并劝除六官,依汉魏旧制。出为虢州刺史,上书论取陈之策。帝悦,进位开府。及伐陈,为行军总管。文帝仁寿初为代州总管。炀帝时,年老,出为上郡太守。迁信都太守,上表乞休致。卒于家。► 3篇诗文
杜公瞻
杜公瞻,生卒年不详,隋代文学家。中山曲阳(今河北保定一带)人。隋卫尉杜台卿侄子,官安阳令,曾奉敕编纂《编珠》,今存诗一首。杜公瞻为宗懔《荆楚岁时记》作注,并有意识地将《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方风俗与北方风俗进行比较。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何妥
隋西城人,字栖凤。父何细胡。本胡人,通商入蜀,因家于郫县。妥少机警,有口才,知乐律,而好臧否人物。文帝时累迁至国子祭酒。尝言苏威不可信用,以是与威有隙。出为龙州刺史,终于国子祭酒任。谥肃。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及文集等,已佚。► 2篇诗文
贺若弼
贺若弼(公元544年—公元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贺若弼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公元607年(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1篇诗文
慧偘
慧偘(524-605),隋高僧。俗姓汤,晋陵曲阿(今丹阳)人。住蒋州大归善寺。《续高僧传》有其小传,传末云:“以大业元年(605)终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有二”。《全唐诗》收录其《听独杵捣衣》等诗二首。终其一生,并未入唐,《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德林
(531—591)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辅。少有才名。北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曾参修国史。北周时为内史上士,主诏诰格式及选用山东人物。后助杨坚受禅建隋,官内史令,与高颎等同修《隋律》。及隋灭陈,授柱国、郡公。文帝开皇十年,出为怀州刺史,岁余,卒官。谥文。有文集。又曾奉诏修《齐史》,未毕,其子百药续成,即《北齐书》。► 4篇诗文
李孝贞
隋赵郡柏人人,字元操。李骞从子。少好学,性简静,不妄通宾客。初仕于北齐,入周为吏部下大夫。从讨尉迟迥乱,以功授上仪同三司。文帝开皇初迁蒙州刺史,治政平,吏民安。自此每暇日辄引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后征拜内史侍郎,以无干才,出为金州刺史。有集。► 3篇诗文
李衍
隋辽东襄平人,字拔豆。李弼子。擅武艺。仕于北周,初为千牛备身,后数与敌战,从平齐,以功进大将军。入隋,安边及从平陈有功,官至安州总管。疾还,卒于家。年五十七。► 2篇诗文
刘臻
(527—598)隋沛国相人,字宣挚。仕于北周,为露门学士。入隋,从高颎伐陈,典文翰。太子杨勇引为学士,甚亲狎。臻无吏才,耽于经史,终日深思。精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有集。► 2篇诗文
吕让
吕让,生卒不详,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人,潭州刺史吕渭之(四)子,初为太子右庶子,后迁海州刺史。隋朝诗人,仅一首作品《和入京》传世。
明克让
平原鬲人,字弘道。少好学,博览书史,三礼尤所精研,龟策历象感得其妙。仕梁及北周,为露门学士。与太史官属正定新历。累迁司调大夫。入隋,拜太子率更令。太子以师道处之,恩遇甚厚。奉诏与牛弘修礼议乐,当朝典故,多所裁正。文帝开皇十四年以疾去官。卒年七十。有《孝经义疏》、《古今帝代记》、《续名僧记》等。► 1篇诗文
牛弘
(546—611)隋安定鹑觚人,字里仁。其先世本姓尞。父允仕西魏,赐姓牛。弘性宽和,好学博闻。入隋为秘书监。尝请开献书之路。奉敕修五礼。正新乐,立明堂,议其得失。拜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奉炀帝诏修《大业律》十八篇。从幸江都,大业六年十二月卒。谥宪。► 1篇诗文
潘徽
吴郡人,字伯彦。少聪敏,从名家习《诗》、《礼》、《尚书》及老、庄,通其大义,尤精三史。为陈尚书令江总引为客馆令。入隋,为州博士,撰《韵纂》。秦王杨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就道,奉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撰成《述恩赋》,俊善之。炀帝时为京兆郡博士。以与杨玄感兄弟友善,为帝所不悦,出为西海郡威定县主簿。意不平,道卒。► 1篇诗文
史万岁
(?—600)京兆杜陵人。少英武,擅骑射,习兵书,精占候。以父荫袭太平县公。入隋,尔朱绩以谋反诛,牵涉万岁,坐除名,配敦煌为戍卒。窦荣击突厥,万岁请效命,驰斩突厥将,突厥大惊引去,由是显名。文帝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万岁从讨,敌闻其名,惧而引去,万岁追击,大破之。后杨素忌其功,谮之,被杀。时人莫不惜之。► 1篇诗文
昙延
(516—588)隋僧。蒲州桑泉人。俗姓王。年弱冠听妙法师讲《涅槃》,深悟其旨,遂舍俗服出家,隐太行山百梯寺。后宇文泰深敬之,为之立云居寺。北周武帝建德时以宏义折服陈使周宏正之问难,授为国统。及武帝废佛教,隐于太行山,屏迹人世。入隋,法服执锡至朝廷向帝面申佛家宏理,乃从度僧、建佛寺之请。自此,佛教复兴。寻奉敕住延兴寺,拜平等沙门。著有《涅槃义疏》及《宝性》、《仁王》等疏。► 1篇诗文
王申礼
王申礼,事迹不详,代表作《宝林寺》、《赋得岩穴无结构》。► 3篇诗文
王通
(584—617)绛州龙门人,字仲淹。幼好学。仕隋为蜀郡司户书佐。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后知所谋不被用,乃归河汾间以教授为业,受业者以千数,时称“河汾门下”。薛收、房乔、李靖、魏徵等皆从受王佐之道。尝仿《春秋》作《元经》(一作《六经》),又著《中说》(一称《文中子》)。其言论不为儒者所称,惟《中说》留于后世。卒,门人私谥“文中子”。► 2篇诗文
赠薛播州诗 其三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六
答贺属诗
社稷歌四首 其二 春祈稷諴夏
咏死乌诗
淮阳感怀
在陈释奠金石会应令诗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二十二
赠薛播州诗 其四
赐诸葛颖
赋得石诗
五郊乐歌五首 其五 黑帝高明乐
出塞二首 其二
圜丘歌八首 其二 皇夏
登名山篇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
早发扬州还乡邑
幸秦川上梓潼山
恙妪诗
小山诗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
零落桐诗
在南接北使诗
人间可哀之曲
五郊歌五首 其四 白帝歌商音
五郊歌五首 其二 赤帝歌徵音
冬至乾阳殿受朝诗
冬夜诗
枣下何纂纂二首 其二
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十索四首 其三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七
太庙乐歌九首 其一 迎神歌
折杨柳枝歌
宴秦孝王于并州作诗
社稷歌四首 其一 春祈社諴夏
雩祭歌 諴夏二首 其二
赐牛弘诗
圜丘歌八首 其五 文舞
暮秋望月示学士各释愁应教
成连
行经旧国诗
游明庆寺诗
东征歌
秋日赠王中舍诗
五郊歌五首 其三 黄帝歌宫音
嘲牛弘
喜春游歌二首 其二
江都宫乐歌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四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十
宴东堂诗
方丘歌四首 其二 登歌
夏日临江诗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三 食举歌
遗于仲文诗
送晋熙公别诗
赠薛播州诗 其五
大射登歌
九日稽山怀古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 其一
庭前枯树诗
十索二首 其一
遗世四言诗
月夜观星诗
赋得方塘含白水诗
听独杵捣衣
赠薛播州诗 其九
十索二首 其二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
奉和赐诗
关山别意
圜丘歌八首 其三 登歌
听百舌鸟诗
赠薛播州诗 其六
侍皇太子宴应令诗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八
奉和通衢建灯应教诗
出塞二首 其一
社稷歌四首 其四 秋报稷諴夏
圜丘歌八首 其六 需夏
十索四首 其二
太庙乐歌九首 其八 饮福酒歌
灵凤歌
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方丘歌四首 其三 諴夏
方丘歌四首 其四 昭夏
锦石捣流黄二首 其一
绵州巴歌
赠薛播州诗 其十四
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
贺天相吴君新居
于邢邵座赋诗
临去箸诗三首 其三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从驾还京诗
赠薛播州诗 其七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
临渭源诗
别周记室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三十三
太庙乐歌九首 其三 俎入歌
答谯王诗
咏同心芙蓉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一
还京师诗
奉和御制夜观星示百僚诗
宴群臣登歌
题惠山泉
和平凉公观赵郡王妓诗
赋得岩穴无结构
赋得笛诗
谒方山灵岩寺诗
媱泆曲
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诗
五郊歌五首 其一 青帝歌角音
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诗
方丘歌四首 其一 昭夏
早渡淮诗
戏题方圆动静四字诗
赋得微雨东来应教诗
赋得马援诗
河边枯树诗
入关诗
赠薛播州诗 其二
人日思归
咏松树诗
初发东都应诏诗
太庙乐歌九首 其五 皇曾祖康王神室歌
纪辽东二首 其二
赠马明生诗二首 其一
和张丞奉诏于江都望京口诗
挽舟者歌
晚飞乌诗
赋得雁送别周员外戍岭表诗
文武舞歌二首 其二 武舞歌
先圣先师歌 諴夏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二 肆夏
奉和周赵王咏石诗
奉和还京师诗
临去箸诗三首 其二
杨叛儿曲
游三学山诗
凤艒歌
赐史祥诗
咏桐诗
纪辽东二首 其一
朝日夕月歌二首 其一 朝日諴夏
赋得镜诗
赋得戏燕俱宿诗
文武舞歌二首 其一 文舞歌
圜丘歌八首 其七 武舞
郦道元引橘洲谚
碧玉歌 其一
西园游上才
奉和幸太原辇上作应诏诗
奉和赐酺诗
赠薛播州诗 其十二
和入京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九
初夏应诏诗
空中歌三首 其二
季秋观海诗
空中歌三首 其三
星名
临终诗二首 其二 悲永殡
送庾羽骑抱诗
行经汉高陵诗
青溪小姑歌二首 其一
乐部曹观乐诗
锦石捣流黄二首 其二
圜丘歌八首 其一 昭夏
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咏鹊诗
雩祭歌 諴夏二首 其一
先农歌 諴夏
登终南山拟古诗
遗源雄诗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一 皇夏
元会大飨歌十一首 其十一 上寿歌
临终诗二首 其一 哀速终
为寒床妇赠夫妇诗
闻侯方儿来寇
咏阶前萱草诗
杨衒之引游侠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国学典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11902837@qq.com